台灣紅藜與藜麥比一比

21/02/2020

我到底該吃 紅藜 或 藜麥?營養價值大解析

「台灣紅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屬於藜麥(Chenopodium quinoa)的一個品系,為台灣的原生種,已多年存在於屏東、台東原民的生活與慶典中,近年更因復耕紅藜,帶動許多部落傳統農作,更啟動屏東、台東地區許多友善農作的契作模式。

而紅藜的親戚-「藜麥」,原生於南美洲,有各色品系,最常見的有三個顏色:白、黑、紅,因此市面上常看見的「紅色藜麥」與「台灣紅藜」,名稱雖相近、顏色都為紅色系,卻各有不同起源與優點。 藜麥熱潮從歐美吹近亞洲,藜麥的營養與益處是什麼?現在就搞懂關於藜麥的大小事。

印加黃金:藜麥(Quinoa)

藜麥又稱作印地安麥、灰米(學名:Chenopodium quinoa),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高地特有的穀類植物種子。古印加人將其稱為 Chisaya mama,有「五穀之母」之義,自古以來就是當地人相當珍事的糧食,甚至有「印加黃金」的美名。

因為含有白飯更高的膳食纖維,可提供飽足感又不會攝取過量澱粉,加上低脂、低熱量且不含膽固醇及麩質(No gluten)等優勢,對人體相當有益,讓藜麥廣為外傳,成為現今最火紅的「超級食物」之一。

產自印加的藜麥主要有三個品種:白色、紅色和黑色,其中白藜麥最普遍,而紅藜麥、黑藜麥則較罕見,價格也稍高。

白藜麥 White Quinoa  白藜麥又叫作「象牙藜」,最常見。帶有著淡淡的青草香氣。

黑藜麥 Black Quinoa

礦物質最豐富,口味上甜味較重、嚼勁明顯。外層纖維較多,烹調時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煮熟。黑藜麥比其他兩種顏色更稀少,較難購得。

紅藜麥 Red Quinoa

帶有些微堅果風味,纖維素和鐵質是三者之中最高的;煮熟後仍能維持外觀形狀,鮮豔的顏色也讓它比另外兩種美觀許多,成為多數廚師的添色法寶。

三種藜麥的營養成分其實差異不大,僅有烹飪時間、口感有些微的差異

比藜麥更健康的「台灣藜」

除了進口的藜麥,台灣其實亦有種植原生種的紅藜,正名為「台灣藜」(學名:Chenopodium formosanum),又有著「穀類紅寶石」的美名;一直以來都是原住民的傳統主食,亦經常被用來釀酒。

一般人經常會經「台灣藜」和南美洲的「紅藜」搞混,雖然兩者都是紅色的穀類(英文都是 Red Quinoa,但學名不一樣),營養成分相近,不過台灣藜其實更優質喔!台灣紅藜的膳食纖維比印加藜麥更高,含有不輸給牛肉的豐富蛋白質與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氨基酸,加上鎂、鈣、鉀等礦物質等優點;讓這一種已在原住民飲食文化中流傳許久的穀類知名度大開,近年也在屏東、台東地區推廣耕種。

 台灣紅藜 v.s. 紅色藜麥 營養各有優勢

「台灣紅藜」和「紅色藜麥」最大的不同在於,完熟的「台灣紅藜」籽實雖較小、但顏色濃烈,「帶殼紅藜」更保留外殼的機能性成分,如:抗氧化的總酚、甜菜色素、SOD(超氧歧化酶)與γ-胺基丁酸機能性營養,因高營養加上機能性成分的好處,被稱為「穀物的紅寶石」。而「紅藜麥」與其他色藜麥,成長期時外殼的繽紛色彩,會在採收時褪色灰化,難以保留外殼養分,因此較少人吃過「帶殼藜麥」。


經與屏東科技大學共同研究發現,「台灣紅藜」含有較高平均比例的膳食纖維、蛋白質、鈣、鐵、維生素E與葉酸,「藜麥」則有較高的平均鋅含量。兩者都是營養優等生,不含膽固醇,具有14%的完全蛋白質、膳食纖維與人體基本必需的8種胺基酸,以及磷、硒、鉀、鋅、鍺及葉酸等重要元素,並且,兩者皆為「唯一一種單體可以滿足人類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


台灣原生種的紅藜含有多種營養素,價值勝過南美洲藜麥、奇亞籽、亞麻仁籽等,一般被大眾視為營養價值偏高的穀物,除了營養成分優於其他五穀雜糧,更棒的是,紅藜的脂肪與澱粉量很少,讓你在吃下健康的時候輕鬆無負擔!


© 2020 Health care blog. Tailored to your needs by Ashley Elegant.
Powered by Webnode
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 Get started